中新網(wǎng)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中新社記者看江西

(尋味中華丨文博)千年書院白鹿洞 瑯瑯書聲承古今

  中新社江西九江9月12日電 題:千年書院白鹿洞 瑯瑯書聲承古今

  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痹诎茁苟磿,唐代詩人王貞白寫下這句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名句。歷經(jīng)千年文脈傳承,如今的白鹿洞書院依然書聲瑯瑯。

9月10日,數(shù)十名青少年在白鹿洞書院身著漢服行尊師禮!●T紹卿 攝
9月10日,數(shù)十名青少年在白鹿洞書院身著漢服行尊師禮!●T紹卿 攝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在9月10日教師節(jié)當天,數(shù)十名青少年身著漢服齊聲朗誦《白鹿洞書院揭示》,行尊師禮,擊鼓明志。

  “這篇《白鹿洞書院揭示》可以說是白鹿洞書院的校規(guī),闡明了教育的目的,提出了修身、處事、接物的要求,這些思想是在《論語》《孟子》中出現(xiàn)過的,朱熹把儒家思想的精髓匯集起來,最終以學規(guī)的方式傳承下去!卑茁苟磿汗芾砦瘑T會原副主任、江西省書院研究會秘書長郭宏達告訴記者,此學規(guī)也為后世效仿,并傳至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一帶。

  有“海內(nèi)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美譽的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廬山五老峰東南麓,這里四山環(huán)合,清邃幽深,俯視如洞,因唐朝大臣李渤在此隱居讀書,養(yǎng)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故有白鹿洞之名。

拍攝于8月23日的白鹿洞書院,素有“海內(nèi)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美譽!№n俊烜 攝
拍攝于8月23日的白鹿洞書院,素有“海內(nèi)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美譽!№n俊烜 攝

  “白鹿洞書院始于唐,辦國學于五代,定名于北宋,宏大于南宋朱熹之復興,綿延傳承于元、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惫赀_說,白鹿洞書院是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學府。

  據(jù)郭宏達介紹,五代十國之南唐升元年間,朝廷在白鹿洞建“廬山國學”,當時與金陵(今南京)國子監(jiān)齊名。“‘廬山國學’開啟了白鹿洞書院的高等教育階段,朝廷賜書、士大夫贈書、自行刻書,清幽的學習環(huán)境,名師講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靠千畝學田自籌教學資金等做法為中國之后的高等教育辦學提供非常有益的經(jīng)驗!

  隨著朝代更替,白鹿洞書院迎過輝煌,也曾落寞于戰(zhàn)火之中,但崇文尚學的精神不曾消失。

  如今走進白鹿洞書院,只見先賢書院、禮圣殿院落、白鹿洞書院、紫陽書院、延賓館五大院落自西向東串聯(lián)而筑,在參天古樹的映襯下盡顯清雅之氣,溪流中的大石上刻有“枕流”二字,正是中國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朱熹手書。

  “書院的主要功能是祭祀、講學和藏書,每個院落都分工明確,有的祭祀孔子與先賢,有的藏書講學,有的會友,還有師生生活休息的場所!卑茁苟磿褐v解員柳婷告訴記者,白鹿洞書院留存著明清古碑160余塊,還有約60方摩崖石刻。

拍攝于8月23日的朱熹像,位于白鹿洞書院內(nèi)!№n俊烜 攝
拍攝于8月23日的朱熹像,位于白鹿洞書院內(nèi)!№n俊烜 攝

  石碑在古代是一種重要的知識載體,遇重大事件便會刻碑留念。在白鹿洞書院的東碑廊中,記載了南宋哲學家陸九淵與朱熹白鹿洞之會的《二賢洞教》碑即聳立于此。

  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2月,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陸九淵受朱熹之邀,在白鹿洞書院講學。陸九淵以《論語》中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發(fā)論,闡述以義利辨志向。講學盛況空前,不僅促就學術(shù)爭鳴之景,還廣開書院講學之風。明清以后,白鹿洞書院吸引了文學家李夢陽督學、哲學家王陽明講學、科學家宋應(yīng)星求學、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游學、藏書家張自烈述學等。

  如今的白鹿洞書院依然定期開展祭祀展禮、開蒙教育等活動,學子們可體驗“廬山碑拓”、投壺、畫扇、射藝等國學課堂。據(jù)郭宏達介紹,每年來白鹿洞書院研學的青少年約有5萬人,一些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游學團還專程前來“拜師學藝”。

  覽遍書院后再次站在入口的雙層飛檐大門處,耳邊傳來研學青少年的朗誦聲,一些游客在古樹下?lián)u扇乘涼,樹影婆娑間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在此古今相承。(完)

責任編輯:徐夢文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